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

不负重托   奋力前行

——冯果教授就任法学院院长演讲


尊敬的晓红校长、李龙先生、赵雪梅部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过会代表新一届班子在此陈词,心情非常复杂。


首先衷心感谢组织,尤其是法学院广大老师们的信任,大家的信任给了我们奋力前行的的信心和勇气。永平院长代表上一届班子就职演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我清晰地记得“爱、责任、担当”是他就职演说的主旨,“一朝武大人 一世珞珈情”。的确,正是根植于内心的对武大的深深的爱和基于对武大的爱而产生的强大的责任感及由此焕发出的恢弘的创造力,铸就了武大法学的永世辉煌,创造了令整个社会惊叹的一个个珞珈法学奇迹!请大家放心:新一届班子将会发扬武大法律人的优良传承,一定会对法学院的历史负责。


各位老师和同学:站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感受到的是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我相信在座的不少人和我一样,还没能完全从我们尊敬的曾令良老院长不幸早世的悲痛中摆脱出来;我相信大家都在急切地想知道,法学院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新一届班子将会把法学院带向何方?他们能否扛起这历史的重担?


的确,法学院经过9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一位位大师离我们远去,“双一流”建设中的惨烈竞争等都注定我们前行的道路不会一片坦途,但请大家放心:武汉大学法律人是有着不屈奋斗精神的一个群体,珞珈法律人是不会向困难低头的一群人,法学院的明天只会更加美好!


从1926年的武昌法科大学到今天,武大法学正好走过了90年的不平凡历程,这90十年的岁月,伴随的是辉煌,但也没少遭遇波折。我们经历了抗战西迁的辗转、承受了反右和“文革”的无情摧残、甚至停办的厄运,但我们在战火硝烟中成长,在改革岁月中崛起,我们迈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度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关,“自强不息,从不言输”就是武大法律人的精神!


在此,我代表班子向大家承诺,请大家放心,新一届班子将会将谨记晓红校长“抓大事、谋新事、克难事”的教导,沿着使“法学院更有方向感、广大员工更有尊严感、青年人更有希望感”的目标奋力前行!


——抓大事。在现代,何为大?“人为大”!现代竞争就是人的竞争!有人就有阵地,有人就能攻城略地,有人,武大法学院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将会始终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法学院应该力争让每一位师生活得舒心。特别强调的是,武大法学院的未来寄望于年轻人。为此,我们将不遗余力地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年轻人的快速成长,我们要让每一位年轻人看到未来和希望!


——谋新事。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要有面对新事物、新环境和新机遇的勇气和智慧。在社会急剧转型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南海争端、绿色文明、法治政府、国际人权、“互联网+”等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法学理论不断遭到解构和重构,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机制,紧跟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新一届班子将会更加关注学科和国家发展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在中国法治建设中奏出更强的武大之声!


——克难事。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前行道路中的种种困难,如人才储备不足、个别学科活力不够、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及面临区域优势不强、改革机制不畅等难题,但我们会迎难而上,认真研究破解对策。我们相信,只要有公平的规则、透明的机制,有为法学院发展的共识,任何难题都会得到破解。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请大家放心:武汉大学法学院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来自未来的各种挑战!请大家放心:武汉大学法学院将会变成一个更加讲究规则、更加公平透明的法学院!也请大家放心:武大法学院将会成为一个更有担当更有影响的世界一流的法学院!


这届班子整体比较年轻,经验可能不足,因此,更需要大家关心、提醒和帮助。法学院是大家的法学院,法学院的未来靠大家,只要我们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开拓进取、埋头苦干,把武大法学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法学院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齐心协调,继往开来,共同谱写法学院更加华丽的篇章!


祝福法学院!谢谢大家!


这里不仅仅只有樱花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在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金秋季节桂花香,但樱花却在枝头迎风绽放,这一不可思议的奇观居然被我们遇到了,大概樱花也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要以笑脸迎接我们珞珈山的新主人,那我就更没有理由不在此代表武大法学院向我们的新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家如约而至齐聚在珞珈山,这不仅是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之幸事,也是武大法学院之幸事。


面对你们这样一个年轻、有活力、渴求上进、血气方刚的群体,我非常激动。一则你们是我就任武大法学院院长一职后迎来的第一批新生;二则今年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作为武大新生入住湖滨,与你们同在武大成长,看到你们就像见到我的孩子一样。更重要的是,你们是在武大法学90华诞这一特殊的年份(武大法学院可以追溯至1926年武昌法科大学,后于1928年并入国立武汉大学)迎来的一批新生,所以,你说我能不开心吗?但我想你们决不是冲着樱花而来,因此,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武大绝不只仅有樱花!


巍巍珞珈,皇皇武大。大家来校已经3、4天了,前天到新生宿舍看到了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心里非常欣慰,我想你们已经为这里的山水、建筑乃至帅哥、美女所陶醉了。事实已经验证了你们选择的武大,有山、有水、有花、有美奂美伦的建筑。但请记住:如果武大仅仅只有这些的话,那满目葱茏的珞珈就真正成了“珞珈山人民公园”。


——这里不仅仅有樱花,这里有学术大师和大咖。武大法学院可谓群星灿烂。在这里你们不仅会陶醉于武大法学辉煌的历史(在历史重大事件中都有武大法律人的参与)和优美的环境,你们还将会领略李龙、周叶中、肖永平、汪习根、秦前红等学术大家的风范。这里还有“具有传奇色彩、独具人格魅力”的余延满老师,“三尺讲台激情飞扬”的江国华老师、孟勤国老师,“博学儒雅,淡然处世”的张里安老师、熊伟老师、宁立志老师、陈家林老师,学富五车且热心公益事业的项焱老师、孙晋老师、张万洪老师以及以法学才子著称的廖奕老师、精通德国法的李承亮老师、肖军老师,还有气质优雅、学识渊博的林莉红老师、张素华老师……。同学们,这里是与名家相聚、心灵交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追问本心:我为什么选择珞珈?


——这里不仅有樱花,这里的空气还弥漫着自由的芳香。武大是思想最为自由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想会在这里激荡。大学不同于中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是你永远在寻求真理的路上,在这里没有绝对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没有绝对的权威,你需要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因此,希望你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去感悟和体会武大的传统和自由之精神,保持怀疑的勇气,学会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通过自己的思考,明辨是非,使自己成为不受人惑的人。


——这里不仅有樱花,这里有全国法学藏书最多的高校法学图书馆。大学是读书的地方,希望大家握时间之手,交终生之友。读书如同交友,能够陪伴你终生的除了夫妻,大概就是书籍了。但如何读书并不是简单的事,大家要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首先是选友要准,要选好要读的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良莠不齐的各类图书使人眼花缭乱,因此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其次是待友要诚,要用心去读;三是交友要有方,读书要掌握方法。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习惯了手机不离手,习惯了低头刷屏,喜欢凡事问度娘,但要告诉大家的是,网上的这种碎片化、快餐式及功利式的阅读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建议大家还是静下心来,在宁静中坚守初心,认认真真地读书,好好品味文字的芬芳。


——这里不仅有樱花,这里有古老的建筑和浓郁的文化。珞珈山的建筑古朴典雅、巍峨壮观。这里的建筑并不是外观的壮美,而是其背后的故事。这里有抗战时期的战时指挥部所在地——半山庐,有风雨小操场,有周恩来故居,它们见证了武大的历史沧桑。半山腰隐匿于丛林中的十八栋别墅群闪烁着素有“民国才女”之称的袁昌英、苏雪林、凌淑华珞珈三女杰的名字。珞珈山可以说是一个宝藏,隐含着历史之美。希望在适当的时候放缓自己的脚步,在山间小道上多走走,听一听历史的倾诉,静静思考一下未来的人生。


——这里不仅有樱花,还有现代化的运动场。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用来挥洒的,我不主张只“沉迷于图书而日渐憔悴”,成为弱不禁风的宅男宅女。运动不仅可以强壮我们的体魄,更能锻造我们的毅力,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也能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世上很多事情是你们自身无法掌控的:成绩优异需要智商,婚姻需要等待机缘,但身体是属于你自己的,运动与否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因此,希望同学们珍爱自己的身体,也希望能在运动场经常看到你们矫健的身影。


——这里不仅有樱花,还有友情和爱情。大学是一个大家庭,人生最宝贵的就是大学经历和同学情谊,大家一定珍惜这样一份同学情谊。武大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大学,大家可以在此痛痛快快地爱一场,希望大家能够收获自己的爱情,而不至于被往日同学们同情地说:“幸亏当时没有听爸爸妈妈的建议,假使真的上了武大,一辈子结不了婚怎么办?”


同学们:你们选择武大,法学院也选择了你们。事实证明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你们废了洪荒之力、怀揣着梦想而来,相信大家不会满足于珞珈山下的“葛优躺”而虚度时光。请大家静下来,忘却曾有的成绩和掌声,忘却一时的满足和得意,静下心来,掌控时间,快乐学习,在这里成就你的学术梦、职业梦和爱情梦吧!


下面我想向大家强调几点: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做到“三心二意”。一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大家都是过关斩将一路走来,在原来的班级中都是佼佼者,因此容易心高气盛,但你们必须知道,能来此读书的都非平庸之辈,因此,必须调整心态,即便是走向社会也是同理。“你的欲望是满汉全席,但眼前只有半碗粥”。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常态,那么我们就需要保持一个平常心,摒弃不必要的攀比心里,要学会舍弃。二是要保持一颗上进心。平常心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生活的目标。年轻人必须有上进心,我说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平凡并不等同于平庸,我们要在平凡中追求卓越。三是要有一个包容心,心胸要宽广,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要能够包容他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包容会让人生走得更远。此外,还要确立两个意识:忧患意识和克制意识。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心二意”。


其次,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品行第一,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品行第一就是要以德立身、严于律己,把做人放在首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天下、情系民生、脚踏实地、心存正义的法律人,而不是一个为社会所不齿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坚持能力为重,就是要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重点强化自己的能力培养。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成为一个能够服务社会的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和服务技能的法律人。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把自己成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品高尚、学品高雅、内涵丰富的社会人。


“道可道,非常道”。你们的道要自己去学、去修、去悟。相信你们,靠你们的情商、智商和勤奋,一定会走出一条通往你心中的“罗马”的金光大道,而珞珈山即是你的梦开始的地方,也会是成就你梦想的地方!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在此,我也要向在座的以及全院的各位老师道一声:“辛苦了,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青春仗剑走天涯

白首归来仍少年

——致法学院2017届毕业生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 冯果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转眼又是一个毕业季。今天法学院师生们一起为你们举行毕业典礼,为你们拨穗、加冕,共贺毕业。昨晚看了大家的毕业短片,一夜辗转难眠。既为你们的才情所折服,更为你们的真情所感动。毕业季是五味陈杂的日子,我们在分享你们获得圆满的喜悦的同时,心中也同样地装满了不舍……但大家终究是要长大,是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在你们整装待发即将离开珞珈、走向社会之际,我代表法学院为你们壮行,为青春喝彩!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意味着激情四射;青春,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因为年轻,你们的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很美,但不适合青春的你。阅尽千帆后的心安和不思进取的安逸绝不是一个概念。年轻人就应该怀揣梦想,为梦仗剑闯天涯!


作为武大法律人,你们毕业了。毕业将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既然多年的法学专业训练,使你们有比普通人更好的逻辑能力,更强大的思辨能力及表达能力;既然你们熟悉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规则——法律,知道法与非法的界限,了解罪与非罪的底线;既然你们带着法学知识、文凭,以及司法资格证书,拥有了法律武器整装待发地进入社会;那么,你们就没有理由不与法相伴,与梦同行,没有理由不怀揣法治与人生的梦想,仗剑闯天涯!没有理由不去用拼搏装满你们的年华,用智慧和勇敢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不过,梦想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差距。追梦的路上,不仅仅是仰观繁星点缀月牙,俯看浪蝶簇拥鲜花的惬意,同样会遭遇风吹雨打。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困扰、困难和挫折,甚至会遭遇不公。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你们都要中正笃行,做一位心存善念的法律人。


心存善念,运用法律时,大家才会不突破法律底线,不迷失人生方向;心存善念,大家将进一步学会感恩和包容,不仅将获得快乐、淡定和阳光,也更容易超越苦难,面对挫折和困难变得坚强;心存善念,大家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加宽广,信念更加坚定。


同学们,生活并不是竞技场,学问大小、官职高低、挣钱多少都不重要,我们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并不代表着平庸,普通的烟火日子照样可以过成诗。我只希望你们活出真实的自我,做一位无愧于良知的武大法律人。


无论是四年、七年、十年,也不论是三年或两年的武大求学的印记,我想其足以穿透一生,大家的身上、心里,注定褪不去武大烙印。樱花树下是大家永远的家,随时欢迎大家回“珈”。衷心希望大家无论何时归来,都情怀依旧、青春不老!


祝大家前程似锦、幸福平安!


冯果:珞珈山——你永远的精神家园


注:此文是冯果院长在2016年10月22日参加2003级法硕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校友:


外面阴雨纷飞,但这里却情意浓浓。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亲情时刻:我们引以为豪的2003级法硕班的校友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母校相聚,体现了大家对母校的热爱和同学之间的眷恋之情。


“一朝武大人,一世珞珈情”。我深知母校对每一位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母校就是一个 “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真当你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的地方;母校是一个“我可以吐槽,但决不允许你羞辱和指责的地方”。从进校的那一天起,你们已经与母校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一生一世都刻上了“武大人”的烙印。母校是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终身魂牵梦绕的地方。


校友对母校又意味着什么?校友就像自己走向远方的孩子。无论到哪里都牵着母亲的心。母校关注你们的成长,关注你们的喜怒哀乐;母校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平安、快乐,不愿自己的学生在外受到丝毫的委屈。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无论到哪个地方,如果这里有我们的学生,自然就与这个城市有一个亲近感,就想多逗留一下,多看一眼。即使路过,没有时间逗留,也会在头脑中盘问:“不知xx现在可安好?”正是这种天然的情感使我觉得校友返校是天大的事。因此,今天本来还有许多应该出席的学术活动,我都毫不犹豫地推掉了,在这里静候大家回来。在此,我由衷地代表法学院对大家的返校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所大学的地位和形象,取决于三支队伍和三股力量:教师、学生和校友。你们在外面的拼搏、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赢得的口碑以及对母校的反馈,支撑了武大法学院的发展。大家能够时常关注母校的发展,能够不时地回母校看看,我们就已经非常开心。今天走向社会时间还不长,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你们,还捐赠2万元为法学院购置图书,更是显示出了大家对母校和学弟学妹的关爱,我不能不代表法学院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大家离校的这十年,是法学院发展史上非常不平凡的十年。尽管这十年间我们痛失尊敬的韩先生、马先生、曾令良老院长,遭遇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没有错失发展机遇,法学院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有了自己的法学大楼、我们法学学科点覆盖到所有的二级学科,并新增了知识产权法和体育法博士点;我们参与组建了两个协同创新平台和一个国家级法学智库,国字号的领军人物也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师生校友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武大法学百年风雨充分验证了武大法学院是有精神传承和精神气质的法学院。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面临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拉开了人才争夺大战,充分证明了“有钱就是任性”时代特点。我们不少老师顶住了高新聘请的诱惑,再次验证了武大法律人的情怀和风骨,借这个机会我向我们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母校的盛衰荣辱想必会牵动着每一位校友的心,因此也希望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支持法学院的发展。


最后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家庭幸福!要记住常回家看看。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 冯果 教授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个重要的、值得铭记的日子。经过大学生活的洗礼,你们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在此,我代表学院,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向为你们成长付出心血的老师和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几年前你们怀揣梦想从五湖四海来到武大,在这里激荡青春,刻苦研读,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看到你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我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未来,我更期待看到,作为新一代武大法律人,你们能够传承武大法律人的“勇立潮头、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把握机遇、实现成长,成为中国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引领者。


同学们,目前世界杯赛事激战正酣,而人生同样是竞技场。毕业以后,各位同学也会面对一场又一场比赛,同样会赶上自己的世界杯。我们需要战胜对手,但更需要战胜自己。为此,我希望你们:


——不要放弃梦想。前不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钟阳教授生前曾有句至理名言:“不是只有杰出者才能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所谓“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梦想是人在庸常的现实生活中能够追寻的光芒,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骄傲的力量。无论春夏秋冬,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把梦想看作是奋进的号角,只要梦想不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但是,很多时候,坚守梦想并不容易,梦想遥不可及,困难得让你想要放弃。请牢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继续坚持的一线之间,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终会等到柳暗花明之日。


——不要失去勇气。人生路上难免跌宕起伏,遭遇挫折失败。俗话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不劳而获的未来,没有轻而易举的幸福”。成大事者就要有不畏挫折的勇气,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接受磨练。当一个人不畏艰难与曲折,以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与勇气,用尽所有的智慧和气力为一个目标而执着奋斗的时候,命运的眷顾也会随之而到,成功或早或晚,终会到来。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从跌倒的阴影中爬起来,迈向成功。


——不要丢掉真诚。立业先立心,做事先做人。常言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真诚是最为珍贵的品格。真,是洗净铅华的清泉;真,是实现梦想的阳光。当岁月褪去浮华,磨尽少不经事的轻狂,你会明白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生最可贵的财富,你会明白内心的光明磊落、无怨无悔才是令人坦然宁静、感到幸福的源泉。当今社会,诱惑很多,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个人置身其中,容易急功近利、浮躁失衡。但希望,年轻的你们,在未来人生之路上,求真知、说真话、办真事,做一个真诚的人。用赤子之诚、感恩之心,爱你的父母、家庭和社会;用阳光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去开创未来,收获人生的幸福。


——不要缺乏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行动。于己,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于社会,是一种“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胸怀;于国家,更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家未来职业可能不同,社会地位也会迥异,但责任却无时不在。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地位,你都可以有自己的家庭担当,可以有自己的学术担当,也会有最基本的工作担当。


同学们,在激烈竞争的时代,累成了生活的常态。于是在最近的网络语言中开始流行“爱咋地咋地”的佛系人生信条,大家纷纷以“佛系青年”“佛系学生”“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父母”“佛系子女”“佛系员工”自居,甚至出现“佛系乘车”“佛系恋爱”“佛系追星”等时髦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一种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但我要实话实说,尽管这很时髦,也是当今社交网络的“政治正确”,但你千万不能当真,我不愿你们成为一个佛系青年,不愿你们过佛系生活,斗战胜佛也不行。你们必须心怀责任,有所关怀。我希望你们认清自己的渺小和局限,却不能就这么算了。生而为人的局限性定义了你的人生开端,但对局限性的超越与不臣服可以让你离开这个开端而不断地开创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巅峰。你们应该有“人生如棋,我愿为卒”的进取和坚韧态度。就算人生是戏台,你也要真听、真看、真感受!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同学们,你们即将向着远方出发,相信那必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日武大人,一生珞珈情。珞珈山是你们青春寄托的地方,东湖水永远荡漾着你们青春的歌,请铭记你们在武大的美丽岁月,我们也将为你们的坚定步伐鼓与呼。


千帆竞发,时不我待;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祝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让激情奋斗成为你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法学院院长  冯果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18级的同学们:


漫长的酷暑终于结束了,江城武汉迎来了秋风送爽的金秋九月和珞珈山新的主人。在教师节的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武汉大学法学院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2018级的同学们,并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全院教职员工教师节快乐!


同学们,人生面临无数的抉择,我首先要感谢你们选择了武大法学院,欢迎你们——珞珈山的王牌军!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每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想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是拥有“大师、大楼、大树、大爱、大气”的“五大”大学。大师,无需多言;在现代科技下,大楼及相应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样不可或缺,教育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树,并非简单的风景,她诉说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承;大爱,显示的是一个学校的温度、责任;而大气,则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格局和视野。


同学们,你选择的法学院,就是这样的一个世人敬仰的法学院!


武大法学院是一个闪烁着历史荣光、到处是参天大树的法学院。最近参加了不少学校或学院的校庆或院庆,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武大法学院的历史比绝大多数的院校悠久。武大法学院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成立的湖北法政学堂,后更名为湖北省立法科大学,1926年并入新组建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作为国共合作的结晶,在当时的中国独树一帜。1928年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正式命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时,法学院“文法理工”四大核心学院之一,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命名的法学院。中国近现代众多知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民主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先驱者都为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浇灌过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有的还为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中,我们见证了武大法律人的人性光芒,目睹了武大法律人的信仰坚守。在二十世纪两次最重要的世纪审判中,都有武大法律人的参与:大家不会忘记在1946-1948年东京审判中作为中方代表出席审判的梅如璈先生(时任武大法律系主任)的凛然正气,也不会忘记马克昌先生在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审判时出任吴法宪辩护律师时的义正词严及对法律和程序正义的坚守。就像扎根在珞珈山的那一棵棵苍天大树,厚重、低调、深沉,是武大法律人的本色。


武大法学院是名师荟萃、大师云集的法学院。武大法学院虽然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但正是珞珈山的净土使武大法律人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学术的浮躁,对行事处事终极根据进行静心探寻,对法律本体终极解释进行深度思考。正是在这野猪出没、白狐蹁跹的珞珈山上,王世杰、周鲠生、燕树棠、梅汝璈、吴学义、李浩培、马哲民、皮宗石等一代先贤披荆斩棘,开启了近现代法学理论和制度研究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即使在法学遭遇停办厄运的困苦艰难时期,珞珈山的小径上也烙满韩德培、姚梅镇、马克昌、何华辉等一代法学宗师对法治与人类社会发展思考的脚印;迎着改革开放的曙光,在珞珈山下,是他们开创了新中国的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刑法和比较宪法等学科,成为新中国法学的奠基者和学术泰斗。今日的武汉大学法学院更是群星灿烂,不仅有李龙、梁西、刘丰铭、蔡守秋、余能斌、漆多俊等高山仰止的学术大师,周叶中、肖永平、汪习根、秦前红、陈晓枫、孟勤国等为代表的一批令人尊敬的学术大咖,还有江国华、秦天宝、占善刚、熊伟、黄志雄、何荣功、张辉、崔晓静……等等不胜枚举的学术中坚,更有廖奕、李承亮、陈金林等一大批充满朝气和才气、代表着学院未来的青年才俊。


武大法学院是胸怀天下、人才辈出、有着非凡气度的法学院。武大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母机”和“法学家摇篮”的法学院。我们率先创办中德、中法双学位实验班,我们是亚非法律协会外交官的培训基地,我们是商务部国际发展项目“中国法与比较法”LLM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从珞珈山走出了黄进、余劲松、叶必丰、周佑勇、刘艳红、蒋新苗、石静霞等一大批著名法学理论家和法学教育家,走出了十几位大学的校长和院长,产生了数十位长江学者和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从珞珈山走出了万鄂湘、张军、陶凯元、熊选国、罗东川等一批有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的政治家及杰出的法官和检查官,走出了朱征夫、刘少雄等一大批雄辩的优秀律师;从这里走出哈斯克斯坦总理……。同学们,这就武大法学院:一个人才辈出而又有着国家化视野和世界格局的法学院!


武大法学院是一个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的法学院。武大法学院历经抗战西迁、文革停办等劫难,即使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办,我们也比北大、西政、吉大等兄弟院校晚了几年,但武大法学院在韩德培、马克昌等先生的带领下,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法学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打造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引领者。今日的武汉大学法学院正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建了国际法等国家级智库,建立了国内首家党内法规研究基地,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成立了网络治理研究院。目前,我们正乘新时代的东风,携一流学科的浩气,在进行新的学科谋划,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教室进行硬件改造,着力探索“智慧教学”和教学改革,推动法律人才的转型升级……。这就是武大法学院:一个大楼虽不算巍峨却在不断奋进中的法学院!


武大法学院是心系苍生、充满大爱、富有温度的法学院。我们提出了人本法律观、我们坚守人权,倡导法治,我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法律援助机构——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我们关爱社会,和衷共济……钟灵毓秀的珞珈山,凝练了武大法学院心系天下的师风,自强不息的学风,严谨求实的教风,和衷共济的院风。一以贯之的师风、学风、教风和院风,熔铸成生生不息的武大法律人精神,这是一个彰显人性光芒的法学院!


同学们,这就是武大法学院:一个走过了百余个春秋,但依然朝气蓬勃的法学院;一个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法学院!一个学脉绵延、薪火相传、富有大爱和温度的法学院!


同学们,大家选择了武大,选择了法学,就要坚守你内心的这份确信。你们加盟武大法学院,为学院注入了新的生机,成了武大法学院的一员,从此在你们身上将永远地贴上武大法律人的标签,你们将与武大和武大法学院荣辱与共。当然,武大今天的辉煌并不必然意味着在座诸位明天必然灿烂。求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法学院的明天也需要我们共同创造。为此,我们都要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我希望你们珍惜机会,坚守心中的那份赤诚和渴望,做到自信、自律、自强,成为武大法律人精神的坚守者、学术的弘扬者、“武大法学传奇”再造者;希望珞珈时光成为你们人生最为美好的回忆,让激情奋斗成为青春最为亮丽的底色;相信你们经过三年、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洗礼和锤炼,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国家栋梁!


同学们,求学生涯是多彩的,也可能是平淡的,让我们在平凡中活出精彩,在平淡中予以坚守,以信仰为帆、行动为桨,踏浪前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